投资A股到底赚不赚钱?
徐远如果你注意理财类的新闻,可能看过这样的文章,说投资A股不赚钱,为什么呢?从2007年到2019年底,上证指数从最高的6 124点,跌到3 000点左右。12年时间,不仅没涨,还跌了差不多一半。
这个故事在网上很盛行,许多人可能都见过。可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内里有问题,不以为然。因为6 124点是2007年10月的点位,是A股泡沫的极点,也是A股的历史高位,至今没有突破。
你从历史高位开始算,固然不挣钱。可是,即便从泡沫破灭之后开始算,好比从2009年底开始算,到2019年底,正好10年,上证指数从2 995点涨到3 050点,10年小涨55点,涨幅不到2%,也是险些没涨。所以,即便不从泡沫极点看,投资A股不赚钱这句话,似乎依然建立。说到这里,投资A股不赚钱,似乎是板上钉钉,很难翻身了。
可是,这内里有一个悖论:如果A股不赚钱,那么多钱在内里干什么呢?这些钱都是傻的吗?但许多职业投资者,包罗职业散户,其实许多人是挣了钱的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投资A股不是不赚钱,而是不是谁都能赚钱,只有深刻明白A股的人才气挣钱,而且可以挣许多钱。这里有两个要点。
第一,A股板块之间、个股之间,体现差异很大,选择板块、个股很重要。第二,A股颠簸大,买入、卖出的时机很重要,也就是“择时”,选择买卖的时机很重要。我们先来看图10–1。
图10–1是A股4个代表性指数的体现。这4个指数划分是上证50、沪深300、中证500和中小板综指。
简朴说,这4个指数代表了从大股票到小股票的A股总体体现,可以资助我们看清A股的全貌。图10–1的时间跨度是从2006年1月1日到2019年12月31日,一共14年时间。图10—1 A股指数体现(2006年1月1日—2019年12月31日)图10–1看起来平淡无奇,股票指数大家在许多地方都见过。
其实,图10–1中的信息量很大,至少有3条信息很重要。第一,2007年10月并不是A股的历史高位。
这和许多人的印象完全差别。在许多人的印象里,上证指数在2007年10月16日到达6 124点的历史高位,厥后再也没有突破过。
不仅没有突破,甚至都没有靠近过。唯一的一次靠近,是在2015年夏天。其时A股履历过一轮快速上涨,上证指数在2015年6月12日到达5 178点,比2007年的高点还差了约莫1 000点,然后就开始下跌了,厥后再也没有突破4 000点。所以,2007年A股到达历史高点这句话,在许多人脑海里印象深刻。
在许多人印象里,A股有两个高位,对应A股的两次泡沫,第一高位泛起在2007年,第二高位泛起在2015年。可是,在图10–1中,2007年的高点基础不是历史高点,而只是阶段性高点。中证500指数和中小板综合指数,在2015年的值都远远高于2007年,高了一倍还要多。实际上,2010年的时候,这两个指数就已经凌驾2007年了。
问题出在那里呢?出在大股票上。在图10–1中,代表大股票的上证5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,确实一直都没有凌驾2007年的高点。
即即是2015年的峰值,也比2007年的高点低了不少。因为大股票的权重大,对上证指数影响也大,所以拖累了上证指数。小股票虽然涨得多,但还是不能改变上证指数的基本格式。
这告诉我们,A股是个很大的市场,差别板块体现差异很大,不能用一个指数完全权衡。打个例如,这就像中国是个很大的国家,东部、中部、西部差距很大,城乡差距也很大,不能用一个指数来权衡全中国的经济体现,至少要用好几个指数,看看差别地方的体现。
这就像看中国经济情况,不仅要看全国GDP(海内生产总值),还要看各省的GDP,因为各地差异很大。以后,还要看各个都会的GDP,因为都会之间差异也很大。第二,小股票的恒久回报率高于大股票。
这一点在图10–1上已经能清楚看出来,前面也已经提到了。严格起见,我们再看一下详细的数字。总体上看,代表大盘股的上证50、沪深300总体体现要差一些,代表中盘股的中证500和中小板综指要好许多。
看详细数字的话(图10–2),这14年间,上证50涨了3.8倍,沪深300涨了4.4倍,中证500涨了6.1倍,中小板综合指数涨了6.8倍。也就是说,2006年的时候,如果你投资中小板,比投资上证50的回报高了快要1倍。图10—2 A股指数累积涨幅和年化回报(2006—2019年)注:2019年停止日期是12月31日。
图中四大指数均为价钱指数,这里的增长倍数和年化收益率都没有思量复权,思量复权之后的收益率略高。创业板指数从2010年5月31日才开始体例(初始点位1 000点),而且早期股票数量较少,这里没有思量。
年化回报取几何平均回报率。为什么中小股票涨幅大?你可以这么明白。中国经济增长快,大中小企业都有时机。可是大企业自己已经很大,机构比力臃肿,对市场时机的反映慢,进一步发展比力难题。
相比力而言,中小企业虽然在资金、人才上纷歧定占优,可是因为灵活,组织效率高,反而能够抓住时机,快速发展。反映在股票上,中小股票的回报率也高许多。我们可以把企业类比成人。
人成年以后就停止生长了,身体的代谢到达了平衡,企业的发展纪律有类似之处。大企业虽然有资金、品牌、技术、人才、市场占有率等各方面优势,可是内讧也比力严重,发展难度较大。
而小孩子虽然在和成年人的竞争中不占优势,可是内讧小,抓住时机就长。中小企业就像青少年,发展快,因此股票回报率也高一些。第三,A股的颠簸很大,波段很是重要。
图10–1中的第三条重要信息,就是A股颠簸很大,选择波段很是重要。这一点和美国股票有很大区别,美股虽然也有颠簸,也有回调,可是除了少数频频金融危机,大部门时间是上涨的。纵然回调,幅度也很小,在10%~20%这个数量级上,其他时间都是盘整或者上涨的态势。
相比之下,A股要么大涨,要么大跌,涨的时候一两年翻一番,跌的时候一两年跌一半,大起大落是常态,平稳上涨的时间很短。所以,在A股市场上,对于波段的掌握越发重要。
在差别的时间段,投资A股的收益差距很大,有时候可以挣许多钱,有时会赔许多钱。我们来详细看一下数据。
凭据历史数据,我们把2006—2019年这14年时间分成6段,划分看这6段时间A股的体现(表10–1,图10–3)。表10—1A股差别阶段体现(%)图10–3 A股的6个波段注:指数均为价钱指数,回报率没有思量复权。
创业板指数从2010年才有,因此从2010年底开始纳入盘算。数据泉源:Wind资讯。这6个时间段划分是:第一阶段:2006年1月到2007年10月,这是个大涨的阶段,于2007年10月到达极点,上证指数到达6 124点。
这一阶段的最重要特点,是大股票涨得多,这样的现象以后再也没有泛起过。这段时间,上证50上涨了470%,而中小板指数只增长了270%。第二阶段:2007年11月到2008年10月,这是个大幅回调的阶段。
在一年的时间里,四大指数都履历了大幅的回调,跌幅都凌驾了一半,在60%~70%。1年时间这样大的跌幅,足够令人惊心动魄了。第三阶段:2008年11月到2010年11月,两年的时间,A股又绝境雄起。
其时的配景,是中央出了“4万亿”的大规模经济刺激,中国经济从世界金融危机中大幅反弹。这一轮小股票体现尤其亮眼,中小板在2年时间里上涨凌驾200%,到达惊人的274%。
这时候投资股票的人,或许会有这样的感伤:人生的大起大落,实在是太刺激了。第四阶段:2010年12月到2012年11月,也是两年的时间。
这段时间,中国进入“4万亿”之后的宏观调控时期,政策上开始紧缩,A股也随之下行,四大指数跌幅在18%~50%之间,前期涨幅较高的中小板,跌幅也比力大,到达45%。不外,前一阶段涨幅凌驾270%,跌幅45%,综合起来另有1倍多的涨幅。在这一阶段,我们新增了一个指数,就是创业板指数。
创业板是2009年10月30日正式上市,创业板指数是2010年6月1日开始体例和公布,到2010年底,A股已经有153家创业板股票。创业板代表了A股更小、发展潜力更好的股票,因此我们加入创业板。可是呢,创业板有点生不逢时,开板一年多一点,就遇上了A股大回调,也随着回调了靠近50%,把之前的涨幅都吐了回去。
2012年11月的时候,创业板跌到了600点左右的历史低位。不外,今后以后,创业板开始反弹,厥后再也没有回到这么低的水平。第五阶段:2012年12月到2015年5月,两年半的时间。
在此期间A股履历了一轮上升,尤其中小股票涨幅较大,沪深300只涨了不到130%,而中小板涨了近300%。之前生不逢时的创业板,这回扬眉吐气,涨了497%,翻了两番还要多。第六阶段:2016年6月到2019年12月,共三年半时间。
这一段时间,A股履历了2015年夏天的大幅回调,然后就一直是震荡的状态。2019年以来A股有起色,可是只有不到一年时间,幅度只有30%左右,还不组成一个成形的波段,所以没有单独列出来。通过以上的整理,我们看到其实A股的大起大落很常见,一个波段经常是2年时间,有时候更长。
所以,遇上了牛市,就赚许多;遇上了熊市,就赔许多。因此,对于这种波段的掌握,在A股尤其重要。
所以,投资A股不赚钱这话差池。投资A股不是不赚钱,而是不能躺着赚钱,需要做一点作业,选择波段和板块。A股许多股票回报率很高,像万科、格力电器、泸州老窖、贵州茅台、东方财富、立讯细密、康泰生物等股票,都涨了上百倍。
要在A股赚钱,你要么找到这样的股票,要么选好板块,要么会做择时。换句话说,在A股挣钱,需要一点技术。
(本文摘编自《徐远的投资课》,所有版权归本书及作者所有,如需转载,请标明作者及出处。)《徐远的投资课:投资原则与实战方法》徐远著 中信出书团体 2020年10月财富要自由,自己先发展。徐远的投资课让你读一点,懂一点,会一点。
本文关键词:投资,股,到底,赚不,赚钱,徐远,如果,你,注意,澳门威尼斯人官网
本文来源:葡京官网-www.hnleiman.com